文 | 谭力文 发自威尼斯人综艺馆
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篮球无疑成为了中国澳门的焦点。在这座迷人的城市,NBA中国赛的氛围随处可见。从机场到关闸,再到熙攘的街头,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过往的游客,都能够感受到篮球带来的火热激情与活力。
时隔6年,NBA中国赛终于宣告回归。10月10日和12日,菲尼克斯太阳与布鲁克林篮网在威尼斯人综艺馆为球迷奉上了两场精彩纷呈的比赛。无数篮球迷聚集于此,共同见证了这场体育盛宴的非凡魅力。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凡博这位中国球员身披篮网球衣的登场,让全场气氛达到了顶点。球迷们热情高涨,欢呼声此起彼伏,手举横幅的呐喊、挥舞旗帜的画面在观众席中随处可见。这一刻,不仅属于曾凡博,也属于所有期待中国球员能在NBA舞台发光的球迷们。
与此同时,杨瀚森在美国的NBA季前赛表现也格外亮眼。这些中国球员在NBA赛场的努力与追梦历程,不仅传递出中国篮球的全新希望,也进一步加深了NBA与其中国受众的情感联结。
事实上,这一次NBA重返中国意义非凡。2007年,澳门曾举办过一场NBA中国赛,那是魔术队与骑士队的较量。而如今,NBA携手澳门,以更恢宏的姿态再度登场,让这座城市再度与篮球产生深切地交融。
NBA主席亚当·肖华在采访中提到,2007年的那场比赛他亦曾到场,因此他与澳门之间的渊源可谓颇深。谈到为何选择在澳门举办这次NBA中国赛时,他表示,与其说是NBA选择了澳门,不如说是澳门选择了NBA。
肖华解释,一方面,金沙集团作为赛事重要合作方在NBA中国赛的举办上起着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NBA希望借助赛事影响力,让澳门通过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直播镜头被世界看到。
更值得期待的是,肖华明确表示,NBA与澳门的合作不会止步于2025中国赛;这仅仅是一个多方位合作的开始,未来更多NBA球队将到访澳门,为球迷们奉上更多精彩对决。
NBA中国赛不仅是一场篮球赛事,还是NBA与中国市场间的一次全新“对话”。从赛事期间密集的安排中,可以看出NBA正在通过技术驱动、情感联结和本土化三大策略重新定位其在中国的价值。他们通过科技手段创造更高品质的观赛体验,依靠经典球员IP强化与粉丝的沟通粘性,并通过广泛的社区参与构建社会责任意识。
13家来自各领域的合作伙伴更为此次赛事注入了多元商业活力。从淘宝88VIP、阿里云到耐克、蒙牛,直接构建出涵盖电商、科技等多个行业的商业生态。特别是淘宝88VIP依托智能互动策略,将自己的会员与赛事紧密串联,打造了一种会员参与与品牌推广的新范式。
本次中国赛场借助前沿科技大大增强了球迷观赛的沉浸式体验。例如,阿里云提供的AI合成技术,让现场观众能够生成穿上NBA队服的专属形象,并分享到社交平台,真正实现了线下参与与线上互动的结合。
此外,NBA更用丰富的球迷活动和公益行动进一步深化与中国观众的情感共鸣。球迷日上,文斯·卡特、凯文·加内特等经典球星的登场引发热烈反响。而NBA House更是打造出一个结合篮球、音乐与科技的全新互动空间,让球星的参与变得立体化、多样化,极大地延长了篮球的文化辐射力。
公益方面,NBA深入澳门社区,通过为期5天的“NBA关怀行动”展示其社会责任担当。无论是与学生、长者以及残障人士的亲密互动,还是在青少年篮球计划中传递的激励信息,都体现了NBA希望通过篮球为社会持续创建更多积极影响的愿望。
整个赛事背后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NBA不再将中国赛定位为一次简单的体育输出活动,而是以更深的视角将其转化为一个牵动商业、社会与文化多层面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
“没有什么能像篮球这样,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肖华所言,篮球的魅力不仅在于比赛场上的斗志与激情,更在于它构建起跨越国界和文化的连接纽带。这次NBA中国赛不仅重新点燃了内地球迷对NBA的热忱,也以行动书写了一个互动、合作与共赢的新篇章。



